扬州:扬州环境监管用上"黑科技""天眼"+AI智护绿水青山
扬州网讯 (通讯员 扬环宣 郭宏达 记者 程宝军)“黑臭水体00038501,领取。”12月8日,扬州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手机上收到一条提示,随之打开“生态环境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全市疑似黑臭水体和人类干扰问题一目了然。
这一“生态环境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由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合作研发,11月底正式上线。系统依托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和AI智能识别技术,可精准捕捉人类活动与黑臭水体,为扬州的生态环境监管装上了“千里眼”和“智慧大脑”。
每天,在市民不经意的时候,卫星会掠过城市和乡村上空,利用多光谱、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实时记录地面情况,就像“天眼”一样俯瞰大地上发生的一切。而AI大脑则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程师”,在经过深度学习和大量数据样本训练等“深造”后,能够快速识别出地面水体颜色、透明度、富营养化程度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还能通过影像比对精确检测出人类对地面生态的干扰活动。
“有了卫星‘天眼’和AI大脑的加持,新系统高覆盖、高广度,显著提升了识别速度、精度和效率。”扬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科监测人员陶前辉介绍,“以往虽然也使用卫星遥感技术,但受限于人工识别,效率低下、周期长。而现在,通过AI大脑能有效利用更多卫星的遥感数据,无论是黑臭水体的分布、范围、污染程度,还是人类的违规建设、非法排污、过度开发等行为,都能被及时监测与预警。”
据了解,在今年5月、6月试运行期间,该系统已经成功识别了多起黑臭水体和人类干扰活动案例,精度很高,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
“新系统的上线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使监测工作更加迅速有效。同时,还显著提升了监测的广度、精度与时效性,为及时治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将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让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不可触碰、不可逾越的底线,从而更好地守护扬州的绿水青山。”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扬州环境监管用上"黑科技""天眼"+AI智护绿水青山》,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