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把扬州评话讲给世界听 易德波获颁“红狮终身成就奖”

2024-11-22 12:03:39 来源:扬州网

易德波(上左)与扬州老一辈艺术家在一起。资料图片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说唱艺术,欧洲有游吟诗人,中国有曲艺艺术。11月20日,国际说唱艺术联盟在卢森堡颁出了第二届“红狮奖”。首次设立的“红狮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扬州人的老朋友、扬州评话研究者、丹麦汉学家易德波女士。

一生研究扬州评话

“红狮奖”于2017年由国际说唱艺术联盟在卢森堡设立,是国际说唱艺术和幽默艺术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今年首次设立了“红狮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易德波,用以表彰她多年来在世界推广扬州评话艺术的突出贡献。

易德波是丹麦人,今年79岁,年轻时在法国巴黎偶然听到的一句中国话,轻柔如风,文雅如水,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她打听到这句中国话是扬州话,在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还有一种以扬州话表演的曲艺叫做扬州评话。从此,她就深深着迷,致力于扬州评话的研究和传播。

1976年,易德波第一次来到扬州,这片她梦想中的城市。一切都和她想象中的一样,富有韵味的老城,好听悦耳的扬州话,还有风云激荡的扬州评话。扬州人平时说话都是轻轻的、软软的,但是到了书台之上,却有惊雷之声。

易德波与马伟合影。受访者供图

至今,易德波已有25次往返于欧洲和扬州之间。每一次来到扬州,她都遍访扬州评话的艺人,如惠兆龙、李信堂、戴步章、马伟等,还有扬州评话的研究者如陈午楼、韦明铧等,她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格在扬州评话上,并以一位外国学者的视角,来发掘扬州评话的艺术特色。易德波还为戴步章、费力、高再华、任德坤四位评话艺人各自录制了长达100个小时的录音带,捐赠给中国社科院图书馆。

易德波发表了大量有关扬州评话的中英文文章以及多部著作,比如《古城扬州与扬州评话》《扬州评话四家艺人》《扬州评话探讨》《武松打虎——中国小说、戏曲和说书中的口头和书面传统的相互影响》《说书:扬州评话的口传艺术》等,这些书的内容都是关于扬州评话研究的。可以说,在国际学术界,很多国外学者是通过易德波的文章或著作,才知道在中国,有一种语言艺术叫做扬州评话。

“我有很多扬州朋友”

“我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就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颁奖现场,易德波说。

在来到卢森堡之前,易德波并不知道自己会获得这个重要的奖项,她以为是来欣赏一场演出的。当组委会把获奖证书颁发给她时,她才恍然大悟。她感叹,研究扬州评话是自己的爱好,一生能够把爱好当成工作,如今还能获得大奖,这是自己的幸运。

易德波说,她在扬州有很多好朋友,就是一代代的扬州评话演员。每次来扬州,他们都会热情招待,在扬州评话上也是知无不言。她也带着扬州评话演员出访过欧洲,让欧洲观众们欣赏这种好听的东方语言艺术。让她倍感欣慰的是,扬州评话在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可惜的是,有些认识很久的朋友们,如惠兆龙、李信堂、费力等人,都已经离世了。好在总有新的演员出现,如现在的马伟,传承着扬州评话艺术,也接续着珍贵的友谊。

马伟表演《武松打虎》

在颁奖活动中,马伟是表演嘉宾,表演了王派《水浒》中的经典篇章《武松打虎》。

马伟介绍,西方观众们对于艺术的传承非常重视,他们要听传统的艺术,尽管语言不通,但是能够从演员的表情、动作、语气中,揣摩表演的含义。自己在表演《武松打虎》时,尽量用最传统的评话去呈现,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是扬州评话本原的特色。在表演结束后,西方观众们掌声雷动,纷纷致敬这种来自东方的语言艺术。

实习生 郝媛媛 记者 王鑫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把扬州评话讲给世界听 易德波获颁“红狮终身成就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江苏视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