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党报进高校”座谈会举行 师生畅谈菁菁校园为啥需要党报
高校学子在阅读党报。司新利 乔云 摄
导语
党报是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媒介,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为进一步提高主流思想舆论在大学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帮助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校地合作,增强广大师生对扬州的认同感、归属感,触动青年学子从“学”在扬州继而“留”在扬州、“就”在扬州、“创”在扬州,今年1月份起,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党报进高校”,向7所高校师生赠阅《扬州日报》。同时,加强高校思政、科研、教学等方面新闻宣传。如今,师生们开展读党报、用党报活动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风景。
昨日上午,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举办“党报进高校”座谈会。来自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读好党报、用好党报畅所欲言。大家表示,“党报进高校”,有助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高思政课堂教学实效,有助于青年学子了解、感受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今天,本报刊发师生代表发言辑录。
扬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斯文
党的创新理论在师生中落地生根
“党报党刊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自身修养最实用、最便捷、最有导向性的重要资料。”刘斯文在座谈会上表示,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向高校赠阅党报的做法,让党报走到师生身边,是“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师生当中落地生根”的创新举措。
刘斯文认为,《扬州日报》对于高校师生来说,不仅是一个学习的窗口、交流的平台,更是百宝箱、智囊团,报纸上既有方针政策,也有思想方法,既有实践指南,也有民生指向,《扬州日报》是架在扬州市委、市政府和在扬高校师生之间的一座连心桥。
刘斯文表示,高校师生要自觉地学好用好《扬州日报》,进一步依托优质的媒体平台,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强化全媒体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性大学提供优质的舆论环境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团委组宣部教师 王世琪
让党的声音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面对当今高校里“05后”“06后”青年群体,为了将党报学习融入到共青团各项工作中,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学院团委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学习方式与方法。
“这一代学生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获取信息,因此我们尝试将《扬州日报》的内容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图文并茂的推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党的知识与理论。”王世琪说,这些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青年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更能让党的声音在青年群体中得到更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学生们在内容的理解上还是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所以我们希望与《扬州日报》开展进一步合作,实现资源联合,扩大宣传矩阵,并通过不断拓展校媒合作模式,开展高校宣传系统培训等活动,促进高校宣传队伍强起来,让党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王世琪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党报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将其融入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中,以更加贴近青年、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党的理论与知识,为党的事业培育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商学院教师 唐军
党报让大学生了解更多身边榜样
“发挥党报在高校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更是帮助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方向。”唐军说。
“《扬州日报》在高校中的传播,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学习身边的榜样和典型人物。”唐军表示,“通过党报的报道,我们了解到了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杰出代表,认识到在新时代中许多青年榜样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利用党报资源和影响力,将校园内的正能量传递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去。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负责人 曹政
用新鲜科技感展现党报内容
“党报是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大学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曹政表示。
扬工院常态化开展“大学生读党报”活动,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场所开辟党报阅读专区,并将《扬州日报》分发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班级,各个党支部、团支部形成一股常态化读党报的良好风尚。
“学校微扬通讯社还创建了‘行记扬工’微信公众号,开设‘一起读党报’专刊,邀请师生校友来朗读并录制读党报音频。”曹政说,“我们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用新鲜科技感展现党报内容,助力学生养成阅读党报的良好习惯。”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学工办主任、兼职宣传员 韦云
期待党报多组织交流学习活动
“在阅读《扬州日报》时,我们比较关注高校党建、社区发展、企业文化、本土红色文化、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内容,这些报道内容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更好地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和管理等各项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韦云表示。
“为了更好地学好、用好党报,我认为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至关重要。”韦云建议,希望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能够多组织一些交流学习活动,如党报解读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以帮助大学师生更深入地理解党报内容,从而提升阅读效率与理解能力。
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 梁孝梅
期待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
一张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现在,扬州市职业大学的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之余多了一个新去处——党报阅读区。在这里,《扬州日报》随取随看,学生们每天在早读或午自习时间抽出10分钟阅读党报,逐渐成为课间重要的文化活动。
“党报里有权威的声音、主流的信息,更有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梁孝梅表示,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初心,也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思考的“育人”使命。
梁孝梅认为,党报记者一直把关注的“新闻点”放在受众的需求上,让读者的烦恼能够通过党报平台找到解决之道,并把采编宣传的“聚光灯”更多地照在基层一线上,让生动的阐述记录下城市的发展脉动。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吴鲲
党报作用体现在“思想引导”
“积极开展‘党报进高校’活动,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吴鲲认为,首先是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扬州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通过阅读报纸中报道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学生能够接触到积极、正面的信息和观点,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能让大学生了解扬州地方文化与发展。”吴鲲表示,《扬州日报》会重点关注扬州本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增强对扬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地方的发展机遇,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 丁新伯
党报是高校优质思政教育资源
“自‘党报进高校’活动开展以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有了更多阅读党报、学习党报的机会。”丁新伯表示,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发挥着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
“学院通过开展小组分享会、团支部共读会等丰富多样的党报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读报学报用报热情。”丁新伯介绍,“我们还借《扬州日报》在同学们中的影响力,组建了校友学生会,未来期待继续与《扬州日报》深度合作,为职业教育‘新双高’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孔昕怡
党报帮助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发展动态
“学好、用好《扬州日报》这份党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大事以及地方发展的重要信息,还能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作为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孔昕怡深有感触。
“在我小时候,家里就订阅了《扬州日报》,那时候并不明白为什么要长期订阅,偶尔翻一翻也只会看有趣的新闻故事或者文章。”孔昕怡坦言,现在“党报进高校”走进扬大,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扬州日报》让她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的发展动态。
“我们党支部还会定期开展学习,通过阅读党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孔昕怡表示。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本科生 梁硕
党报与读者互动非常可贵
梁硕是扬州大学官微现任运营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们一起阅读、学习党报,是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扬州日报》的新闻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通过阅读《扬州日报》可以学习新闻评论的写作结构,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步提高表达能力。”梁硕说,“《扬州日报》作为党报,会通过读者来信、评论等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这一点非常可贵,所以在学校的官微中,我们也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开放评论留言区、举办线上征集有趣话题等方式,鼓励师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财务专业大学生 胡智颖
阅读党报培养自己思考能力
“党报的内容不断拓宽我的视野、提升我的认知。同时,阅读党报让我对时事政治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胡智颖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扬州日报》对于她而言好似一个知识宝库,阅读党报不仅仅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一个了解社会、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
在阅读党报的过程中,胡智颖更偏向于看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那些与扬州本地发展、教育政策以及青年就业等相关的报道,她认为这些信息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我认为阅读党报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新闻,对我来说更大的收获是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胡智颖说,每当读到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报道时,她都会停下来思考这篇报道背后的意义。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王佳佳
连接大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在走进何园社区开展公益课堂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扬州日报》是一座连接我们与社会的重要桥梁,为我们学好用好它提供了方向指引。”王佳佳告诉记者,《扬州日报》是她开展活动策划的智慧宝库。
“在进行活动策划时,我们从党报上获取了大量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尤其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家风文化展示区,为活动的选址和方案设计提供了思路。”王佳佳说。
“我们从《扬州日报》中汲取灵感,让活动更贴合社会需求和地方特色。”王佳佳说,大学生应该学好、用好《扬州日报》,它不仅是信息来源,更是公益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进步的重要助力。
记者 乔云 肖讷 胡迪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党报进高校”座谈会举行 师生畅谈菁菁校园为啥需要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https://static.d7d7.cn/skin/c10/picture/avatar.png)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扬州:跟着扬州温泉地图 来感受冬日大自然的暖意吧!
- 2 扬州:中国田协10公里精英赛举行 3000选手竞速"七河八岛"
- 3 扬州:“宁扬1号”盾构机下线 宁扬城际扬州段将开启隧道施工
- 4 扬州:江苏扬州:打好2024“收官战” 谋好2025“开局篇”
- 5 扬州:产量是露地栽培的70倍以上 植物工厂上演种菜“黑科技”
- 6 扬州:带娃看病不用愁,夜间专家门诊+周末专病门诊来了
- 7 扬州:全市新增再担保规模136.13亿元 户数达5117户
- 8 扬州:江苏不少城市迎来下半年最冷白天 扬州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 9 扬州:扬州明年计划加装电梯50部 有加梯诉求可向社区提出申请
- 10 扬州:扬州象棋名手邀请赛开赛 16名象棋高手“弈”决胜负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