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邮:“智慧灯杆”点亮城市之光 文化高地长出百亿“光明产业”
编者按
文化产业,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朝阳产业”。日前召开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重点领域、关键举措,全力推动扬州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提供强大文化支撑。本报今起推出“把文化底蕴转化为文化产业”系列报道,通过聚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展示扬州将文化底蕴基础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胜势的生动实践。
这段时间,龙腾照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景观照明路灯——“雪莲灯”正在西藏布达拉宫广场上进行安装。一盏盏灯杆拔地而起,宛若一朵朵雪莲竞相绽放。得知路灯产自扬州高邮之后,陕西游客李明不禁驻足感慨,“到底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出品’,连一盏路灯都这么有文化和艺术的品位。”
再过不久,千盏高邮造“雪莲灯”将点亮布达拉宫这颗海拔3756米的“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夜晚的拉萨也将更加令世人惊艳。
“高邮是历史文化名城,是运河文化和邮驿文化的高地。”龙腾照明董事长龙慧斌介绍,在产业萌芽之初,高邮湖西的老一辈灯杆制造从业者就提出“生产的是灯杆,做的是工业品,注入的是文化和艺术”的理念。“我们这次出品的‘雪莲灯’便是如此,融入了西藏地域文化。高邮人追求的是——每一盏路灯,不仅仅是一束光源,更是一道风景。”
近年来,高邮出品的路灯照亮了杭州亚运会会场,璀璨了卡达尔世界杯的夜空,扮靓了西安大唐芙蓉园的繁华,装扮了米脂县盘龙山景区的恢弘。此次“雪莲灯”走进拉萨,是高邮路灯“嫁接”智能装备后的一次“文化西进”,也是高邮灯具照明产业在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浪潮下的一次美丽嬗变。
高邮灯具照明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全民创业浪潮的风起云涌,在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高邮高新区人选择投身灯具制造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内卷”随之而来。
2016年,现任高邮市灯具协会会长、天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祥只身一人,背着双肩包,来到世界顶级展会——德国法兰克福照明展览会。眼前所见,让他大开眼界。
“当时展会上出现一种‘智慧共杆’。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智能装备、附加功能集成到一根路灯杆上。回来后,我们也尝试制造类似的灯杆,但当时技术跟不上,只能做到分向控制,而不是软件控制。”王立祥回忆道。
一次偶然逛展,让人豁然开朗。
同样在2016年,以5G、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文化形成新技术浪潮,开始对实体制造行业产生变革性影响,倒逼着传统路灯制造业加速“智改数转网联”。
在王立祥提供的一份智能灯杆说明书上,记者充分感受到了智能化元素的丰富多样。它集成了5G基站、无线WiFi传输、智慧照明、综合监测、水雾喷洒、视频监控、信息发布、呼叫/广播、车路协同、应急充电/人机交互等十项功能。
十项功能,列举出来简单,但每一项背后都透着非凡的意义。
王立祥说,叠加了这么多功能的“智慧共杆”,将彻底取代城市道路、景观道路上各式各样的杆线,比如照明、监控、气象、通讯、充电桩等所用的线杆,通过“去多杆化”,让城市形象更美观、天际线更洁净。
同时,“智慧共杆”也变成了城市治理的好帮手:它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传输空气PM2.5数据;通过对周边人流量的监测,及时控制灯盏亮灭的时间间隔,更好服务行人出行;通过对光纤运行的监测,及时发布光缆毁坏地段及相应编号。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一线城市和雄安新区,“智慧共杆”应用已开始抢先布局。“这是各地抢占无人驾驶新赛道的一个关键步骤。”王立祥解释道,将“车路协同”功能集成到城市道路沿线的灯杆上,就可以指挥无人驾驶车辆顺畅行进在城市道路上。未来,“智慧共杆”将服务一个更庞大的、无人驾驶的车联网世界。
面对巨大的市场新蓝海,高邮广大路灯照明企业正启动错位发展。
由龙腾、诺尔、开元、鑫道、天祥等为代表的17家“智慧共杆”头部企业,联合江苏省质量监督研究所组建第一批“精品灯杆”企业军团,以先进的智能文化装备向国内一线城市、国外一流城市的城市建设、景观照明市场进军。
“目前,高邮路灯照明产业的规模企业有400多家,去年‘制造+工程’开票销售达140多亿元;杆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照明(含灯具)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0%。总体来看,做杆件的多、做成套的不多。”王立祥表示,高邮照明产业在智能文化装备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立祥曾访问过德国汉思照明公司,发现车间里只有18人,办公室里的设计人员却有180人。这种产研“1:10”的员工倒置式配备,让他无比惊讶。越往深处探究,越令他心惊:“这家德国企业曾为阿布扎比皇宫设计了一款瓦罐状的灯盏,研发人员集中智慧只设计了一个精美模具。这款灯生产出来以后,模具就作废了。这盏灯,也就成了孤品。”
“汉思公司从来不怕别人模仿,因为他们设计出的模具永远只用一次,产品只有一个,每次设计都具有唯一性。”王立祥说,制造业发展到最后,一定是融入文化、注入艺术。
通讯员 邮萱 姚学林 记者 嵇长青 张旭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高邮:“智慧灯杆”点亮城市之光 文化高地长出百亿“光明产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扬州:跟着扬州温泉地图 来感受冬日大自然的暖意吧!
- 2 扬州:中国田协10公里精英赛举行 3000选手竞速"七河八岛"
- 3 扬州:“宁扬1号”盾构机下线 宁扬城际扬州段将开启隧道施工
- 4 扬州:江苏扬州:打好2024“收官战” 谋好2025“开局篇”
- 5 扬州:产量是露地栽培的70倍以上 植物工厂上演种菜“黑科技”
- 6 扬州:带娃看病不用愁,夜间专家门诊+周末专病门诊来了
- 7 扬州:全市新增再担保规模136.13亿元 户数达5117户
- 8 扬州:江苏不少城市迎来下半年最冷白天 扬州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 9 扬州:扬州明年计划加装电梯50部 有加梯诉求可向社区提出申请
- 10 扬州:扬州象棋名手邀请赛开赛 16名象棋高手“弈”决胜负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