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108将”组团“寻根” 方圈门菜场何以“忠粉”多
(右起)韩永珍、王翠英、陈长虹在摊位前重温青春记忆。 刘峰生 摄
方圈门菜场是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城区最早设立的菜场之一,这里有老职工的青春记忆,有来自天南地北商户的打拼经历,更有老扬州人“酸甜苦辣”的舌尖回味。在方圈门菜场升级改造之际,记者陪着这些菜场的“忠实粉丝”,在临时菜场寻“根”,在改造现场探“魂”,一起期待老菜场焕发新青春。
“108将”组团“寻根”,“人情味”扑面而来
蔬菜的泥土味、鱼虾的鲜腥味,这是王翠英最为熟悉的味道;鸡鸭的叫声、商户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这是王翠英记忆深处的声音。
今年67岁的王翠英曾是方圈门菜场蔬菜组的老职工,昨天上午,她与韩永珍、陈长虹、郁惠康等老同事走进方圈门临时菜场,重温青春记忆。
“这个配合菜场改造临时安置的地方,其实就是当年的老菜场所在地。我是1979年腊月被分配到方圈门菜场的,那时有职工100多人,号称‘108将’。”王翠英介绍,腊月是最冷也是最忙的时候,大家清晨5点上班,晨会开过、早餐费拿到,就到各个点上忙开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方圈门菜场的这些老职工“正青春”,除了在菜场卖菜,他们还到各单位送菜,到城外蔬菜站取菜。郁惠康说,那时工资不高,但大家工作热情高,骑着三轮车在路上你追我赶,好像不知道什么叫累。
王翠英与韩永珍在同一摊位共事10多年,菜场改制后,她俩又结伴干个体,前后合作30年。方圈门菜场升级改造,她俩约上其他老同事重返菜场。临时菜场的许多老商户看到她们,都热情地打招呼,“人情味”扑面而来。
王翠英表示:“作为一名老职工,我希望新菜场能留住老菜场的‘根’。这个‘根’,就是‘人情味’。”
“自从方圈门菜场启动改造以来,一批又一批老职工重返菜场寻找旧时的记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坚守方圈门菜场的蒋建平介绍,老职工们都希望通过升级改造,让老菜场跟上新时代,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
从“青春”忙到“花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老板,韭菜新鲜吗?”“新鲜、新鲜!今天早上才批发的。”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笑容,李学艾忙并快乐着。
在方圈门临时菜场,李学艾的蔬菜摊位算是比较大的,今年63岁的他与61岁的妻子忙东忙西,一点也不慌乱,微笑始终挂在脸上。
“我来扬州30多年了,那时儿子才一岁左右,刚开始不会做生意。”来自徐州农村的李学艾憨憨地介绍,他与妻子原来在路边摆摊卖菜,方圈门菜场改制后,两人才有了固定的摊位。
每天凌晨2:30,李学艾就出发去批发蔬菜。原来批发市场在东花园,他骑三轮车;如今批发市场搬迁到沙头,他买了辆机动三轮车。30多年,李学艾通过卖蔬菜,把两女一儿忙成了家,如今儿子一家也落户扬州,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临时菜场条件有限,但李学艾与众多老商户依然在坚守。他们说,这里有熟悉的老顾客,有相互竞争又友好合作的生意伙伴,同时大家心中都还有个一致的美好愿望,希望新菜场有更好的经营环境,有更多的人流,把生意做得更大些。
“酸甜苦辣”离不开,“熟脸”菜场最亲切
“老板,帮我挑10个萝卜,我去买骨头,等会儿来结账。”昨天上午9点多,凌仲放心地对摊主说。
今年68岁的凌仲,祖孙三代居住在羊胡巷,从10岁左右开始,他就结缘家门口的方圈门菜场。从小时候帮家人排队到成家后自己买菜,凌仲说,他是吃着方圈门菜场的菜长大的。
“儿子一家住在文昌西路火车站附近,我每天在方圈门菜场买好菜,然后到儿子家烧,今天就煨萝卜骨头汤。”凌仲介绍,这一路上有许多菜场,但他就认准了方圈门,因为这里的商户全是“熟脸”,“酸甜苦辣”的味道都买得到,亲切又方便。
家门口的菜场升级改造,凌仲比谁都关心,他每天都要到改造现场看一看,发现工程进展很快。凌仲表示,老菜场无论是下水还是排风,设施都不太好,各种味道混杂,他希望新菜场基础设施必须到位,能有个好的买菜环境。
临时菜场虽然是半露天菜场,但像凌仲这样的老顾客,每天依然络绎不绝。
“方圈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管线及地面等铺设,正进行台面建设。”项目建设方介绍,方圈门农贸市场是扬州第一家按照“市集模式”启动整体性更新的农贸市场,既实用又时尚。
建设全市首个“智慧农贸+统筹收银纳统结算平台”,管理更加透明;引入“互联网+农贸”模式,开通线上下单渠道,居民购物更省心;以菜市场为平台,打造融合生活娱乐、特色美食、非遗展示等多功能的复合区域……
不久后,方圈门农贸市场将变身兼具“精致烟火气,网红文旅范”的生活市集,成为广陵古城新的打卡点。
记者 刘峰生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108将”组团“寻根” 方圈门菜场何以“忠粉”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https://static.d7d7.cn/skin/c10/picture/avatar.png)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扬州:跟着扬州温泉地图 来感受冬日大自然的暖意吧!
- 2 扬州:中国田协10公里精英赛举行 3000选手竞速"七河八岛"
- 3 扬州:“宁扬1号”盾构机下线 宁扬城际扬州段将开启隧道施工
- 4 扬州:江苏扬州:打好2024“收官战” 谋好2025“开局篇”
- 5 扬州:产量是露地栽培的70倍以上 植物工厂上演种菜“黑科技”
- 6 扬州:带娃看病不用愁,夜间专家门诊+周末专病门诊来了
- 7 扬州:全市新增再担保规模136.13亿元 户数达5117户
- 8 扬州:江苏不少城市迎来下半年最冷白天 扬州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 9 扬州:扬州明年计划加装电梯50部 有加梯诉求可向社区提出申请
- 10 扬州:扬州象棋名手邀请赛开赛 16名象棋高手“弈”决胜负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