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白玉蟹"迎来首个量产季 上市三天被全部采购
秋风起,蟹脚痒。21日,江都区邵伯镇艾菱村的扬州胜超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千亩蟹塘荡漾着阵阵波澜。养殖工人立于船头,一笼一笼地将完成最终脱壳的成蟹捕捞上来,分装进桶。
手持一只甲壳通体白色、近乎半透明的螃蟹,今年33岁的胜超生态农业负责人杨超告诉记者,这是基地首次试养殖的“白玉蟹”,刚上市三天,目前已被湖州一家公司全部采购,发往香港、上海等地。
往年的市场上,大闸蟹虽然产地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都是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体态特征,这种“白玉蟹”属于今年市场上的新品。
据介绍,2016年春天,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吴旭干教授团队在上海崇明和江苏兴化首次发现白壳蟹种,挑选到崇明科研基地进行成蟹养殖。经过连续四代选育,获得第四代“白玉蟹”。今年春天,这个团队挑选50万只“白玉蟹”蟹种分别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进行规模化试养。
“今年初,我们在基地试养40余亩,共计1000斤种苗,让‘白玉蟹’成功落户江都。”杨超介绍,公司流转了艾菱村2300亩水面养殖大闸蟹,在十多年养殖过程中,吴旭干教授团队一直给予关注和指导。今年,在团队推动下,基地正式与“白玉蟹”结缘,开启了试水养殖之路。
头年试养,产值如何?“今年持续的高温使得蟹塘水温偏高,‘白玉蟹’生长迎来挑战。”杨超坦言,精心种植水草、加深水位、启动增氧系统等科学管理措施,让这一批白玉蟹安然度夏。
“物以稀为贵。与普通大闸蟹相比,‘白玉蟹’可称得上是螃蟹界的‘白富美’,而且味道更加鲜甜,因此它的价格略高于青壳蟹。”杨超表示,今年基地“白玉蟹”亩产在150斤左右,品质方面,母蟹达到2.5—5两、公蟹则为3—6两。
“今年是试养,市场上很欢迎,明年我们将扩大养殖面积,用‘白玉蟹’提升邵伯湖大闸蟹的品牌影响力!”杨超信心满满地说。
通讯员 蔡江波 记者 杨宝岭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江都"白玉蟹"迎来首个量产季 上市三天被全部采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