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浦口:放大“创新矢量”,激活“发展增量”

2024-10-11 22:01:05 来源:龙虎网

龙虎网讯(通讯员 林静 浦融)近期,浦口区科技战线捷报频传——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上,来自浦口经开区的江苏久朗高科参与的“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制及应用”项目,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日公布的第九届江苏医药科技奖,浦口企业方生和医药又凭借“药物晶体学创新技术及其应用”,荣膺“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打通资源融通的堵点,攻克技术变革的卡点,突破能级跃升的拐点……老山脚下,科技创新激发的第一生产力,正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近年来,浦口区锚定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方向,以要素聚合涵养创新生态,用链式思维服务企业人才,不断压缩从“0”到“1”,再到“100”的进程,把更多科研成果变成创新产品。

校地融合,引聚“最铁合伙人”

重华数字科技、斯维尔建筑设计院、禾光众源科技……6月21日,6个重庆大学南京研究院研发及转化平台的产业项目,正式入驻浦口高新区。这个校地共建的产学研平台,将依托重庆大学在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大信息、大健康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加快导入高校科研人才和校友企业,为浦口创新发展链接高端要素。

与重庆大学携手并进,是浦口区以校地融合催生创新裂变的真实缩影。依托体制机制的优势,浦口区强化顶层设计,打破边界壁垒,畅通高校资源对接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一批紧锁在实验室、停留在论文里的学术成果为企业所用,真正实现产教一体、双向奔赴。

暑假已至,但在浦口高新区,南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依然人来人往。去年3月,园区在全省首创“引校入园”的模式,直接把南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引进浦口高新区,并共建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浦口分实验室。根据计划,学院预计5年内培养至少1000名硕士及博士人才,输送实习实践1000人次,开展各类培训1500人次。企业不出园区就能找到合适的“后备军”,学生走出教室就有心仪的“金饭碗”。

10多公里外的浦口经开区,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创办的新研机构清研华科,运营已有4年多。以商用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研究院在先进电驱、锂电池安全、氢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接连落地,目前在孵企业已有40余家。

搭平台、建渠道、亮诚意,并非科教重镇、也没有大院大所加持的浦口区,把省内外高校变成“最铁合伙人”,打开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紧贴产业,铸就“最强增长极”

6月25日,浦口经开区集成电路设计大厦迎来首位“业主”——南京宏泰半导体。与企业的乔迁之喜相比,宏泰半导体发布的两款新品更加令人激动。

目前,SoC测试机占国内整体半导体测试机市场份额的62.9%。而宏泰半导体此次推出高端SoC测试机MS8800,在MS8000的基础上进行了迭代升级,技术水平对标了国际同类先进产品。而同步亮相的晶圆级测试分选系统,有望率先实现这一领域的国产替代。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成果的价值,最终要靠产业化来实现。浦口区聚焦主导产业自主可控,集结企业、高校、机构力量,持续攻坚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封装测试、IC设计、基础材料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不断垒高产业能级。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浦口集成电路企业的“行为自觉”。2023年,芯德科技依托自发组建的先进封装技术研究院,推出了CAPiC晶粒及先进封装技术平台,全方位满足了市场对于高性能、高集成度封装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华天科技的ALLicic智数云平台,通过标识技术实现数据扁平交互,产线的稳定性提高了30%,仓储人员减少了70%,库存水平下降到58%,提升经济效益上亿元。

浦口区紧盯新赛道、新技术和新趋势,将创新要素引向产业一线,通过生产端变革和应用端的拓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浦口高新区2018年就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围绕低空制造、飞行应用、保障服务等细分领域构建无人机产业链。随着南航的全资企业长空科技落户,高校资源成为浦口人才培育、空域申请、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形成了40多项科技成果和标准成果,并吸引了中航金城无人系统、航天国器、大翼航空等一批优质企业。目前,浦口已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50家,其中涉及低空经济四大领域的重点企业11家,占南京全市三分之一。

服务集成,延展“最全要素链”

“去年水稻亩产提高150公斤后,今年的小麦也实现了增收,哈茨木霉生物制剂果然名不虚传。”站在兰花塘标准大田的田埂上,刚刚完成夏收的“新农人”邵立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口中的哈茨木霉生物制剂,是由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团队研发的有机肥,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吸收营养,还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沈其荣院士团队是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院士创新集群的主力之一。在这个“农业硅谷”里,还另有赵春江、邹学校等9个院士团队,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谆谆嘱托耕耘不辍。而吸引这些“三农大咖”远道而来的,除了国家级的平台,更有园区一系列助力创新的科技服务。

从品种选育到农机应用,从品牌打造到金融支持,农创中心紧扣智慧农业、生物农业和功能农业三大方向,以集成式服务厚植创新生态——科技成果来了,可以找到企业对接和资金合作;企业来了,能插上科技的翅膀;创新创业者来了,能找到具体项目。

释放创新的“矢量效应”,既需要高效的要素流通,也需要完备的政策支撑。浦口区在参照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又研究出台“科创16条”,针对企业梯队培育、平台载体建设、项目落地支持和科创氛围营造四个维度,分门别类制定专项支持政策,让企业发展“如虎添翼”,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今年年初,江苏县域科创指数正式发布,浦口区成功入选江苏县域科创30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浦口高新区在南京首开先河,率先出台“国际创新创业十条”,针对归国创业人员“水土不服”的共性问题,人才安居、企业开办、人员招聘、政策兑现等实际问题,拿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缩短“磨合期”。

老山脚下,科技有“范”;长江北岸,创新靠“浦”!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龙虎网,原标题《南京:南京浦口:放大“创新矢量”,激活“发展增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江苏视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