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浦口:激发“新”动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12-05 18:04:21 来源:龙虎网

龙虎网讯(记者 王缘 通讯员 林静 浦融)农业生产突破不断、工业发展愈发强劲、文旅业态焕发生机……南京市浦口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求质,凝“新”聚力,不断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工业+新质生产力”“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模式,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向“新”耕耘,搭建农业生产“新场景”

作为南京“含农量”最高的板块,浦口区近年来聚焦农业的现代化和智慧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形成科技孵化、示范应用、技术推广于一体的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前段时间,兰花塘高标准农田正在进行水稻的机械收割,不到10分钟就能收完一亩地。这片4000多亩的农田,已实现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机器隆隆、粮仓满满的场景,就是浦口区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搭建农业生产“新场景”的缩影。

加快建设青虾交易市场,以“永宁青虾”为主打品牌,通过建设特色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打造千余亩精品苗木基地,积极推动“电商+直播+合作社+农户”模式,拓宽苗木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推进草花设施园艺项目,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浦口区立足特色农业资源,种植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探索新模式,依靠“农业硅谷”科技赋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农田不断“长出”新质生产力。

向“新”求索,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

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和低空经济产业已成为浦口区经济发展的三张名片,这离不开浦口对工业发展的提前规划和布局。今年,浦口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形成工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为建设制造强区,浦口区紧盯新赛道、新技术和新趋势,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将创新要素引向产业一线,全力促进园区扩能增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前不久,在南京市科技局发布的首批创新联合体备案名单中,浦口经济开发区2家企业获批,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有效组织起来进行上下游联合攻关,进一步加大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集成电路是浦口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多年深耕下,已聚“链”成势,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向“新”力的推动下,更多技术创新在这里遍地开花,更多科技成果在这里落地生“金”。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政校企资源融合、率先布局落子新赛道……浦口区坚持产业强区、深化产业合作,始终保持主导产业快速上升势头,推动工业发展蓄势腾飞。

向“新”增彩,描绘文化旅游“新图景”

走进林散之纪念馆,游客在竹林里会发现一座中式风格的建筑。这是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打造的全新业态——卿·请坐休闲空间。不只这里,汤泉古惠济寺文化公园内也新增了一个集喝咖啡和品茶于一体的休闲放松好去处。

浦口区的老牌景区开始蹚“新”路,探索引进茶咖新业态,让老游客有新鲜感,新游客有惊艳感。这两处休闲空间的打造,就是浦口区聚焦文旅融合、转型破题的一个证明。

老山清幽、温泉颐养、栀子花香、民宿舒适……由于新理念的引入、新业态的铺展,浦口的许多村庄已经变成网友打卡点。近年来,浦口区立足生态优势,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研学露营等新兴业态,举办乡村旅游季系列活动,研发周边文创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一业驱多业”溢出效应,让文旅产业持续焕发新活力。

不仅如此,这几年,浦口区还越来越注重宣传推广,举办大型活动、开展体育体验活动,积极参与直播,并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增加热度,带动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多措并举擦亮了浦口“文旅名片”。

发展有了含“新”量,也就有了含“金”量。据统计,前三季度浦口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增幅高于南京市0.4个百分点。接下来,浦口区还将坚持创新引领,激发创新动能,向“新”而进,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龙虎网,原标题《南京:南京浦口:激发“新”动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江苏视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