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栖霞 :“趣秋收”中学“稻”理

2024-11-05 21:00:41 来源:龙虎网

龙虎网讯(通讯员 王欢 王秋思  记者 吴晓)“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南中村。金秋时节,当‘农夫’的鸭子已经离开了稻田,鸭稻也迎来了丰收。”“鸭子也能当‘农夫’?”……在一阵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起,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朱利虎 摄)

11月4日上午,89位小学生走进栖霞区龙潭街道南中村的稻鸭混养基地,在老师和农民伯伯的带领下体验水稻收割,在收稻、打谷等农作中体会农事的艰辛与不易,亲身感受粮食丰收的喜悦。

(朱利虎 摄)

“先向农民伯伯学习,要用镰刀轻轻割,不要用力砍。”在老师的教学嘱咐下,孩子们戴上手套、手握镰刀,瞬间化身“小农夫”,开始准备收割。他们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手轻轻握住一把水稻,另一只手则将刀刃对准禾秆离地约十五厘米处,刀刃呈倾斜状轻轻一拉,水稻便被整整齐齐地收割了下来。“我们来比赛吧,看谁收割地又整齐又快。”孩子们在稻田里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忙得不亦乐乎,完全顾不得脸上的汗水和裤脚上的泥土,享受着这场亲近自然的稻田之旅,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崔睿泽 摄)

稻田边,另一个班级的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收割下来的稻穗进行打捆,并学习掼稻脱粒。“打起稻来咿哟喂,咿哟喂!”欢快的号子声下,稻穗在孩子们的手中被高高举起,然后又被用力地摔打在木制的打谷桶上,发出“啪啪”的声响。每一次摔打,都伴随着稻谷与稻秆分离的清脆声,金黄色的稻粒如同雨点般纷纷落下,堆积在桶底。孩子们的号子声和稻谷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丰收的交响乐。有好奇的学生还用手抓起一把刚刚脱粒的新鲜稻米,感受着它们在指尖的滑润与温暖。空气中弥漫着稻米的清香,与泥土的气息混合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都说吃饭容易种稻难,今天才真正体验了一把。我们割了那么长时间水稻,才得到了一小捆,可见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六年级学生鲁昕芮说,今天回家后,她要更加珍惜粮食。

环视稻鸭混养基地,金黄色的稻田海尽收眼底,一望无际的黄色麦穗在微风吹动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一股股稻香钻进了记者的鼻子。稻田旁,零星排布着鸭舍,靠近河边处还修建了木质水车,好一幅丰收景象。

(朱利虎 摄)

这边,稻谷金波声如浪;另一边,炊烟袅袅闻米香。在收稻前,学生们还前往了芳草渡龙之潭米厂,“解密”了水稻的“前世今生”,大家深入了解了水稻从嫩绿到金黄、从籽到秧、再到稻、谷、米的全过程。“学农耕,知农事,体农趣,结合丰收开展研学活动,能够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在体验秋收中传承与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厚植珍惜粮食的传统品德。”龙潭街道开发办主任高欣介绍,街道为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由芳草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农事研学路线,并已携手多所学校和幼儿园,成功举办了多场农事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感受农耕的魅力。

据悉,龙潭街道共种植了2.4万亩水稻,目前收割进度已达40%,平均亩产约1200斤,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预计本月中旬将收割完毕,而以稻鸭混养为特色的南中村,亩产约1300斤,与往年持平。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龙虎网,原标题《南京:南京栖霞 :“趣秋收”中学“稻”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江苏视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