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桠溪街道:“云龙灯”舞出新“丰”景 “接力跑”见证山乡巨变

2024-10-12 18:02:49 来源:龙虎网

龙虎网讯(通讯员 韦东宁 高晓平 记者 韦衡)秋高气爽,稻花香里是丰年。在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新墙村花墙门自然村,一场民俗非遗秀热闹上演,时隔41年的“云龙灯”全新亮相,为丰收喝彩,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

“云龙灯”再度点亮,数代人“接力跑”,舞动在希望的田野上,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老照片里的时代印记

冠头帽、虎头鞋、大彩球……一身行头光彩夺目;打谷场上人头攒动,一群孩童英姿飒爽,翩翩起舞……“哈!哈!看看帅不帅。”一张泛黄而有些模糊的老照片,勾起了杨桂福的儿时记忆,他一眼就认出了41年前拿“督旗”的自己,“那一年‘跑云’,我11岁,我跑最前面的‘督旗’,‘督旗’上写的是‘天下太平’。”

41年前,知青韩扣子用相机定格下这一难忘瞬间。

“1983年春节,我带着相机回村拜年,刚好遇到村上兴办‘云龙灯’,人山人海的场面,看了很激动。那时相机在农村还是个‘稀罕货’,好多人还以为我是上级派来的记者。”回想起1983年的“云龙灯”盛况,家住常州市钟楼区的韩扣子记忆犹新,仿佛又回到了第二故乡,那是割舍不断的知青情怀。韩扣子7岁时随父母从常州下放到花墙门,16岁回城。40多年来,虽定居在常州,但韩扣子一家与花墙门一直保持着密切来往,“这里也是我的家,年年都要回家看看,每次来都感觉有新变化,和40多年前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41年前,花墙门兴办‘云龙灯’,就是为了庆祝改革开放,当时包产到户已经在农村普遍实行。”今年79岁的退休教师、“云龙灯”总策划杨永生清楚地记得,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建立,他家当时分到了5亩3分田,秋收迎来好收成,亩产量一下子突破了800斤,一家人的吃饭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没有包产到户前,是怎样的情形呢?“饿肚子是‘家常便饭’,遇到青黄不接时,我们还要外出买山芋丝回来充饥。”往事历历在目,时光倒流到改革开放初,相关史料也证实,高淳从1980年开始零星包产到户,到1984年全县生产队全部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实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温饱,日子有奔头了,大家充满信心,‘云龙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兴办的。”杨永生深有感触地说。

而当时的杨永生没想到,好日子还在后头。

“跑云世家”的接力传承

杨桂福也没想到,从爷爷辈开始的“跑云”,爷爷是第一代跑“督旗”的,41年前自己也跑“督旗”,而41年后的今天,9岁的儿子又接过了“督旗”。

据介绍,花墙门舞龙民俗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有记载的舞龙活动分别是在1912年、1945年与1983年。194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组织舞龙时,首次加入了“跑云”,正式组成“云龙灯”,取“龙从云护”之意。“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龙’再厉害,没有‘云’的帮衬就行不了雨。”龙起则云布,云至则雨下。杨永生介绍说,花墙门村山地、丘陵多,历史上旱灾频发,农业生产“望天收”,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丰收,“跑云舞龙”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期盼。

“跑云”由10岁左右孩童担任,手执“云拐拐”(云朵样道具)奔跑飞舞,这其中跑“督旗”者是“灵魂人物”,由他引导队伍跑阵法、摆字型。“1983年兴‘云龙灯’,爷爷让我跑‘督旗’,他是那一年‘跑云’的总教练。”而时过41年,杨桂福自己当起了“跑云”总教练,爷爷言传身教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以前条件艰苦,排练、表演都是在泥巴稻场上。有一天下雨,烂泥沾鞋跑不开,我们就穿着袜子跑。”杨桂福感叹道,如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泥巴稻场变成了休闲广场,出门“脚不沾泥”成为现实。

今年暑假,杨桂福带领36人的“跑云”队伍,集中排练了20多天,让沉寂了41年的“跑云”再放异彩。而让杨桂福欣慰的是,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自告奋勇跑“督旗”,不仅兴趣浓,而且“一点就通”,“这或许就叫‘跑云基因’吧!”

“跑云世家”接力“跑”进了新时代,而何止“跑云基因”,这片土地上还流淌着“红色基因”。

红色村庄的绿色发展

“看!‘跑云’开始摆字型了,这个是‘天’字,接下来就是‘下’字、‘太’字、‘平’字,组成‘天下太平’。”“青龙飞起来了,看!最精彩的‘龙头吃尾巴’。”这个国庆假期,花墙门沸腾了,“云龙灯”掀起了一股“最炫民俗风”,吸引了四乡八邻一睹为快。“今年的‘云龙灯’,我们增加了挑花篮、打腰鼓等节目,拓展灯会活动内涵,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全民联欢的目的,以此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杨永生说道。

花墙门,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一场战斗让她声名远扬。1944年9月,军民联手打败了日伪军侵略,史称“花墙门战斗”,这是一场军民联合战斗的经典之战,被载入《新四军军史》。“‘跑云舞龙’体现了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花墙门战斗精神,我们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全体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弘扬革命精神。”高淳区桠溪街道新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飞表示,要利用好红色资源,打响“墙门新烽”党建服务品牌,以红色为引领,讲好绿色发展故事。

八十载沧海桑田,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红色浸润乡村,描绘出“兴”画卷。据介绍,以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一条以花墙门战斗为主线的“生态农业+红色文化”旅游路线正在筹划推进中。

“我们是听着花墙门战斗故事长大的,先辈们拿着大刀、长矛干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怕困难、拼搏奋进。”41年前,种粮大户杨红兵参加了“云龙灯”舞龙活动,那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动,促使他急于跳“农”门。是全面深化改革,再度唤醒沉睡的土地。杨红兵返乡“重操旧业”,做起来“新农人”。从“小打小闹”100亩,到连片规模经营1000亩;从“巴掌田”,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从人挑肩扛,到育种、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加工全程机械化;从“单干”农民,到现代化家庭农场主,杨红兵在红色的土地上创下农业生产新传奇。“‘望天收’早已成为历史,现在是科学种田,舞龙是庆祝丰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喜看稻菽千重浪,“云龙灯”舞出新“丰”景,好一个丰收年!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龙虎网,原标题《南京:高淳桠溪街道:“云龙灯”舞出新“丰”景 “接力跑”见证山乡巨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请留下你的神评论
发表

相关阅读

关注 江苏视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