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国的,世界的 这些用非遗技艺打造的木拱桥你打过卡吗?
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遗产项目是以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扬州境内有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打造的木拱桥吗?它们分布在哪里?长什么样?记者进行了探访。
大运河非遗文化园木拱桥。
大运河非遗文化园木拱桥 与周围建筑交相辉映
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是我市重点工程项目。记者昨天探访时看到,园内众多桥梁纵横交错,其中一座木拱桥让人眼前一亮。
木拱桥位于景观建筑“清音阁”的西侧,沟通南部道路和北部广场。桥梁为纯木材打造,下部的支撑骨架,并非平常看到的“弧形”构造,而是采用了“X”形的力学结构,运用了“编木”核心技术,让桥梁能承受更大的重力。
木拱桥旁边,就是古色古香的“清音阁”。该建筑为八字形屋顶,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而在不远处,就是高高耸立的大运塔,这座木拱桥与大运塔、清音阁等建筑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除这座采用编木核心技术打造的木拱桥外,园内河道上还有多座桥梁,每座桥梁造型各异,整个园子就是一座小型的“桥梁大世界”。
冶春“红桥”。 张孔生 摄
冶春“红桥” 再现“红桥飞跨水当中”美景
冶春“红桥”是一座年轻的木拱桥,再现了“红桥飞跨水当中”的美景。去年刚建成,便成为打卡热点。
在冶春的中部区域,这座大红色的木拱桥横跨在北护城河上,一桥连通南北两岸,与周边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时常有姑娘身穿古装,在此留影。
据了解,一直以来,“冶春”与“红桥”就有着贯穿古今的缘分。历史上的红桥,位于冶春之侧,始建于明末,乾隆年间改为石拱,形如彩虹,故又名“虹桥”。如今,冶春餐饮公司以市政府打造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为契机,在护城河畔、香影廊旁,重建红桥,让冶春诗社、迁建的红桥与香影廊相映生辉,重现王士禛笔下“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阑干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胜境。
这一重建的红桥参考宋代汴水虹桥、襄阳唐城景区木桥等经典案例,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的手工技法,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桥。榫卯衔接最重要的秘诀是,要娴熟运用巧劲,掌握好木料长短与扣点的吻合度,这样才能做到“扣合严实、间不容发”。除了榫卯工艺,编梁技术也是搭桥的关键,“编梁”就好比用竹篾通过经纬编织的方式互相穿插,就像编箩筐一样。历经三个多月建设,工程人员最后顺利完成了红桥制作和安装任务。整座桥长17.3米,桥面宽3.7米,跨度16米。这座榫卯木拱桥结实耐用,动态承重达25吨,200多人连续过桥稳稳当当,且材料运用现代技术处理,防腐阻燃寿命长。
玉带河木吊桥 呈现另一种木桥梁传统技艺
在冶春西侧的北护城河与玉带河交叉口,还建有一个木吊桥,其横跨在玉带河上,在北门桥的旁边桥下,呈现出另一种木桥梁传统技艺。
“扬州城呀十二门,四水关来六吊桥。”这是民国时期扬州流行的一支儿歌,也是古城扬州昔日风采的真实写照。北门外的城墙脚下,是一条千年流淌风光旖旎的北城河,一座木质吊桥连接南北,这便是扬州六吊桥之一的镇淮桥。明代,镇淮桥更名为北门桥。北门桥始建于南宋初期的1194年,初为木吊桥,明清时期建石台木面桥,196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1994年,北门桥再次拓宽翻建。如今,在北门桥西侧的桥下,一座木吊桥也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记者看到,这座木吊桥并不是拱桥,而是平桥。木桥面、木栏杆,桥的西侧有木结构的“塔架”,上面安装有两个滑轮,分别有两根钢丝绳从中穿过,一端连着木桥,一端固定在西岸。
吊桥又称悬索桥,由悬索、桥塔、吊杆、锚锭、加劲梁及桥面系所组成,具有防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在护城河上建有可升起的木桥,即吊桥,以方便出入,亦可防止敌进入。具体来说,吊桥的上方固定有定滑轮,绳子通过定滑轮与桥的另一端相连。当用力拉动绳子时,可以通过滑轮系统将木桥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从而收起吊桥。这种设计利用了杠杆原理,使得施加在绳子上的力能够有效地克服吊桥本身的重力,实现桥梁的开启和关闭。
记者 张孔生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中国的,世界的 这些用非遗技艺打造的木拱桥你打过卡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