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扬州这个院士基地更名了!稻麦农业产业化结硕果
通讯员 沙萱扬州发布记者 朱轩卿
记者从广陵区沙头镇获悉,位于该镇晨兴村的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日前正式更名为“粮食产业新质生产力工程——扬大广陵共建基地”。更名后的“扬州大学广陵基地”,将继续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的带领下,打造优质大米品牌,推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重增长。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扬州大学广陵基地一期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扬州大学农学院的专家正站在田间,与晨兴村的村民面对面交流,传授水稻种植与收割的专业知识。
“种植这个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肥料的控制,成熟了以后,我们就要及时收获。”扬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朱金燕站在田间,给农民授课,“像我们的扬紫6号,它的口感以及特殊营养成分方面,比普通的常规品种更健康,扬大7号在品质这一块有一定优势,而且像今年持续的高温,10月份又是多雨寡照,高温没有影响它的结实率,寡照也没有影响它的灌浆速度,应该说产量和品质这块得到了保证。”
作为粮食产业新质生产力工程,扬州大学广陵基地一期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的带领下,农学院近200名师生来到晨兴村,开展水稻生产前沿技术研发和集成、优质新品种选育与筛选等工作,截至目前,培育审定的品种已经达到8个。这些优质水稻品种不仅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产量可观,能对抗恶劣天气,具备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特质。
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目前已建成:一期170亩,主要用于科研与创新实验;二期306亩,作为创新技术的示范窗口,为新技术、新品种提供观摩学习的场地。有了高品质水稻的加持,晨兴村迎来了商机,注册了自有品牌——晨兴大米,组织人员封装,并设计礼盒出售,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此外,通过土地流转、劳务雇佣,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多渠道增长。
“村里总的土地租金达到40多万,除了租金收入外,我们基地农忙时也需要大量村民帮忙收割,村民收入能额外增加1.8万到两三万一年。”晨兴村党总支副书记杲梦君表示。
沙头镇相关人士表示,将以“扬州大学广陵基地”更名为契机,加强地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大稻麦农业产业化的运作,加大稻米的品牌化,提高稻米知名度,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镇乃至于全区种植水平的提高,形成从“产+销”一体化、产业化运行的新模式。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扬州这个院士基地更名了!稻麦农业产业化结硕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