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人养两万只鸡?"智慧养鸡"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王敏进入鸡舍查看。 赵磊 摄
扬州网讯(通讯员 成龙 亚丽 子越 记者 赵磊) 提到养鸡场,你或许会想到鸡粪遍地的脏乱场景,仪征市刘集镇古井村的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可以打破这个“刻板印象”。记者昨日来到这里,看到蛋鸡们在鸡舍内住着“空调房”、吃着“营养餐”,生出的鸡蛋还“坐”上了“电梯”。
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是扬州蛋鸡养殖的领军企业,这里蛋鸡养殖实现了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彻底转变了传统养殖模式。这一切,都得益于70后“新农人”王敏对现代化养鸡理念求新求变求突破的不懈追求。
王敏,今年48岁,刘集镇古井村人。2004年,王敏承包了一个一万只规模的蛋鸡场,从此踏上了养鸡创业的道路,并一步步将养鸡场从半机械化设备升级到智能化模式。
“过去我们养鸡,一个人只能管理3000只蛋鸡,现在我们引进现代化智能养殖设备,一个人就可以管理2万只鸡。”王敏介绍,“饲养员只需要通过遥控器操作,就可以把全场蛋鸡喂完,24小时都不需再管。”
走进蛋鸡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层叠式蛋鸡笼:一排排鸡笼架排列有序、干净整洁,随着自动喂料系统启动,成千上万只鸡竞相觅食;另一边,一枚枚新鲜的鸡蛋像乘坐电梯一样,从鸡舍直接传送到库房的保洁蛋生产线上,相继通过清洗、烘干、杀菌、光照等现代工艺处理通道,经破损淘汰、形体评选和重量分级后,统一“穿上”喷码,从“专属通道”装盒整箱,静待装车上市。
“目前公司养殖的蛋鸡日产鸡蛋近15万枚。”王敏介绍,科学养殖的蛋鸡产蛋率高,品种优良,生产的谷物蛋、富硒蛋、DHA蛋、虫草蛋等蛋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除了周边零售等销售渠道,我们每天要向南京、上海批量发送新鲜鸡蛋,基本做到当日产当日清,产品供不应求。”
智慧化养殖促进了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的发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没有忘了生态环境保护。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处理工艺和德国先进的处理设备,成功把鸡粪生产成了高标准有机肥,并顺利获得国家有机肥证书,实现了全产业链绿色循环。今年,扬州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新建4栋智能化鸡舍,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将增加10万羽存栏能力。王敏表示,智能化鸡舍将重点引进机器人,进一步实现巡检智能化,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养殖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仪征,“智慧养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推动着当地蛋鸡养殖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我的工作就是喂鸡,巡舍。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和农业生产,我觉得这个工作比较舒心。”古井村村民赵振宁自兴扬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建立后,就一直在这里上班。据悉,近年来,仪征市通过开展畜禽科学养殖知识农民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式,不断提升仪征蛋鸡品牌形象,蛋鸡产业完成从小作坊式、粗放式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仪征市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扶持、典型带动,鼓励农民和企业进行数字化农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延长产业链,让“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新力量。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一人养两万只鸡?"智慧养鸡"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