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墨香盈袖,黄梅传韵 龙苑新寓打造精神文明"新名片"
龙虎网讯(记者 张蓉蓉 通讯员 洪华轩)“家乡好,家乡美,家乡处处唱黄梅……”伴随着“戏曲家”悠扬的胡琴声和清丽婉转的黄梅曲调,一位位“书法家”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赋予笔端、融入笔墨……
在红花街道龙苑新寓社区,有一支颇具艺术气息的社区文化团队——“墨香梨园”,他们以黄梅戏和书法为载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芬芳在现代都市的巷陌间飘散开来,以文化艺术为纽带,凝聚起社区居民的心,为共建和谐家园添砖加瓦。
近年来,龙苑新寓社区不断激发群众活力,让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使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文明实践服务更有温度。“墨香梨园”团队的组建及发展正是龙苑新寓社区大力发展文明实践活动,充分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生动缩影。
艺术团队展风采,倡导文明新气象
最初,一群热爱文艺的居民,因兴趣爱好自发聚集在附近的公园、广场等户外场所,社区得知这一情况,主动敞开党群服务中心的大门,为居民们提供免费的交流学习场所,并搭台组建了“墨香梨园”品牌。自此以后,不论寒风凛冽还是夏日炎炎,每到团队的固定排练时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会传来悠扬的戏曲唱腔,飘出淡淡的墨香。
四季轮回,寒暑交替,不变的是“墨香梨园”团队用心对待的每一次练习,专心打磨的每一场表演。在社区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总能看到团队的身影,他们精彩的表演给社区居民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中秋节明月高悬,他们身着华丽戏服,用经典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带领居民领略传统戏曲的魅力;国庆节红旗飘扬,他们致敬革命先烈,用《江姐·绣红旗》《洪湖水浪打浪》等曲目歌颂爱国情怀……
在“墨香梨园”团队的熏陶之下,社区越来越多居民开始接触并喜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队的开放与包容还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戏曲、书法爱好者慕名而来,这不仅拓展了团队的“朋友圈”,连接起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脉络,更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真正的文化交流平台。
文艺惠民“送上门”,添彩幸福新生活
今年以来,龙苑新寓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开展各类活动48场,服务群众1900余人,深受群众的欢迎。各类富有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将文化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升格为涵养群众文化素养的精神乐园,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绽放在群众心间。
结合“我们的节日”,社区在居民的“家门口”组织开展了文化展览、戏曲表演、传统节日庆祝、文艺汇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围绕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五大平台”,社区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书法、绘画等培训班;同时,社区积极对接各级资源,与辖区企业进行结对共建,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对于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个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更多的诉求。在社区的鼓励和支持下,许多党员、居民代表、共驻共建单位积极加入文明志愿服务队中,热情参与社区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在敬老助残、矛盾调解、政策宣传、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工作中作出显著贡献,切实推动社区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硬支撑”。
下一步,龙苑新寓社区将继续加大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力度,进一步挖掘、整合社区人才资源,不断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艺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龙虎网,原标题《南京:墨香盈袖,黄梅传韵 龙苑新寓打造精神文明"新名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