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苏扬州:"应急小飞侠"IP发布 校家社协同提升安全素养
目前全市已有十余位“应急小飞侠”正式上岗。张玉菁 摄
“太酷啦,原来这就是咱们的‘小飞侠’!”10月27日,全市小学生应急安全宣教品牌暨“应急小飞侠”AI形象、主题歌新闻发布会,在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扬州实践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扬州“应急小飞侠”卡通形象首次亮相,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创新安全宣传品牌 “应急小飞侠”IP全市首发
作为安全宣传“进学校、进家庭”的重要一环,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针对全市小学生群体,创新打造了应急安全宣教“应急小飞侠”品牌,同步推出AI卡通形象、主题曲和系列活动。
记者看到,“小飞侠”是以蓝、白、黄为主色调的少年形象,身着蓝色制服,头戴飞行帽,耳侧延伸出一对金黄色翅膀,人物浓眉大眼,十分惹人喜爱。除了展示积极阳光的少年形象,“小飞侠”还融合了AI技术、潮玩元素,让整个IP更加年轻化、充满科技感。
“这是全市乃至全省首次面向小学生群体创新推出应急安全宣教品牌。”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董震介绍,扬州“应急小飞侠”人物形象、主题MV等,全部使用AI技术设计制作,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应急安全宣教的趣味度、传播度,强化以家庭为单位的全民自救互救技能,让安全理念真正入脑入心。
当好“安全代言人” 扬州首批“应急小飞侠”上岗
记者了解到,今后扬州将以“应急小飞侠”的名义,在全市小学招募应急安全宣教志愿者,带头学习应急安全知识,充当校园安全的小小“代言人”。目前,全市已有来自广陵、宝应等地的十余位“应急小飞侠”正式上岗。
来自育才小学四年级的钱淏尹,是一位扬州评话“发烧友”。这次他入选了全市首批“应急小飞侠”,不仅用自己的非遗特长参加了安全应急的相关展演,更是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提升了应急安全技能。
“很开心加入‘应急小飞侠’。”钱淏尹告诉记者,最近他参观了安全教育馆,听了安全培训课,了解到遇到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应对。“作为‘应急小飞侠’,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学习到的安全应急知识讲给同学们听、讲给爸爸妈妈听。”
杨牧之是汶河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应急小飞侠”翅膀形象印象特别深。他告诉记者,希望有机会也能加入到“应急小飞侠”的大家庭中,为安全宣传出一份力。
除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扬州还将陆续推出“应急小飞侠”年度系列徽章(PIN)、主题马甲、主题帽等安全文创产品。“我们鼓励全市有责任心、有特长的小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安全宣传中来,从小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董震说。
安全宣传进校园 以校家社协同提升安全素养
今年初,扬州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设区市。“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中,安全素养提升是重要板块。”市教育局副局长邵学云告诉记者,通过安全宣教品牌的打造,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安全教育质效。
“‘应急小飞侠’不仅仅是一个卡通形象,更将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交流互动的安全宣教平台。”董震表示,后续将整合资源优势,开展“安全我来讲”“校园安全我守护”“安全研学我服务”等特色活动,深化“应急小飞侠”AI形象运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邵学云介绍,将以“应急小飞侠”发布为契机,推动应急安全知识深入学校、课堂、家庭,让更多小朋友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让更多家长和家庭参与进来,共同织密学校和家庭的安全网,把扬州安全宣教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通讯员 沈晨 记者 张玉菁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江苏扬州:"应急小飞侠"IP发布 校家社协同提升安全素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