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苏扬州:农文旅"顺风车"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耕读研学基地。 佐春 摄
“梦想终于成真了,村里办这件大好事,让我们种粮大户没了后顾之忧……”10月25日,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新杨村高耸的库房内拔地而起一个“铁巨人”,这是一套崭新粮食烘干设备。一扫心头过去只能卖潮粮的“憋屈”,“新农人”薛诚喜笑颜开,高兴地为村里办的实事竖起大拇指。
“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设备总投资100余万元,每批次可烘干稻谷30吨以上,经过调试后已正式上马运营。”现场负责人、新杨村村支部书记李慧说,烘干设备可为周边种植大户提供稻麦烘干、仓储服务,与已有稻米加工设备配套起来,可为周边村民和城市居民提供稻米存储和加工服务,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新杨村属于丘陵地貌上的传统农业村,也是一个经济薄弱村。为加快推进2000余亩土地农场化进程,尽可能地保有大户流转的积极性,该村与相关国有单位联动,组织资金上马粮食烘干设备,解决大户晾晒难、道路晾晒风险大、粮食直接出售价格偏低难题。
“我们多次组织种粮大户开会讨论,了解需求,倾听心声,把他们‘急难愁盼’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新杨村市派第一书记张韦介绍,村里依托本地规上企业天扬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帮助量身定制了烘干机械和粮仓设备;申报了区农业农村局“十百千万”项目奖补资金100万元,并获得了供销联社系统近50万元注资。
粮食烘干设备。
这几年,新杨村两委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新视角,打造出“杨农优品”,以土地集体经营改革为契机,引入机械化模式,从“卖稻谷”向“大米精加工”到“卖品牌”转变,延伸全套产品价值链。
“我们还通过一体化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以新杨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兄弟村组共同开发,共同做大农文旅蛋糕。”张韦介绍,新杨村是历史久远的“状元村”,明朝三朝阁老、状元宰相李春芳在此颐养天年并归葬于此,留下了洪恩寺、李春芳墓冢等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环境,都为全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淀了基础。
据了解,新杨村投资80万元建成的耕读研学基地在今年6月成功试运营研学活动,举办各类活动十余次,复刻了状元宰辅时代耕读生活,打造集田间休憩、农事体验、知识科普、生态垂钓等于一体的全套研学项目。目前正推进二砖小盆地项目,利用丘陵地貌高度差,设置沿新杨北路特色观光游览线路,嵌入萌宠互动、共享菜园、田间小火车等特色模块,打造乡村亲子周末游目的地。创新谋划壹号院项目,以集“展销研育”为一体的禾为农事工坊为窗口,擦亮“状元文化”系列农产品和文创品牌,让游客“玩得好”“记得住”又“带得走”。
记者在新杨村南入口处看到,这里正在规划打造“状元廊、状元路、状元钟”等,村里将深挖众多历史文化元素,争取早日落户文旅大项目,盘活洪恩寺周边千亩未开发地块,串联西花园,拓展打造休闲旅游风光带。
“总投资500万元的6米宽村级主干道新杨北路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全村27个生产组串联起一条‘珍珠项链’。我们将聚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提升村集体产业质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韦说。
通讯员 朱佳 记者 丁佐春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江苏扬州:农文旅"顺风车"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