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扬州“1 + 6 + N”模式成效显著,助力秋收秋种
扬州网讯 (通讯员 唐建鹏 洪叶 记者 丁佐春) 10月21日上午,一场小雨过后,江都区宜陵镇大陈村一处稻麦综合展示种植田里,到处是秋收秋种的繁忙景象,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擦擦额头的汗珠,当地种粮大户王卫峰掏出手机指着屏幕对记者说:“你看,农技专家的回复来了!自从市里推广了‘1+6+N’新模式,农技专家来指导的频率越来越高,很多难题蹲在田边就现场解决了。”
当天,市农业农村局发布了“2024年扬州市小麦单产提升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全市农业生产一线以“1+6+N”模式为抓手,全力抓好268.68万亩小麦秋播生产。什么是“1+6+N”模式?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京都介绍,为提升粮食产量、促进乡村振兴,扬州市级带头建立1个核心示范基地,各县(市、区)建立6个展示基地和重点打造N个大面积优质高产示范方,鼓励和带动各级农技人员全程参与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
“2022年‘1+6+N’模式探索建立以来,高产高效技术和品种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涌现出一大批高产典型,引起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专家的关注。”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书记刘绍贵介绍,因为积极推介适合当地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良种,优化了品种布局,今年,“镇麦12”“扬麦25”“宁麦13”“镇麦15”“扬麦34”“扬麦33”“扬辐麦4号”七个主体品种种植面积近190万亩,占比超七成,成为全市粮食增产的基础;全市25个“丰产方”单产均显著高于当地大面积单产,其中12个“丰产方”小麦实收产量超过600公斤……
“今年全市夏收小麦266.79万亩,平均单产388.54公斤/亩,比上年增3.61公斤/亩;总产103.66万吨,比上年增1.39万吨。”刘绍贵说,我市将在宝应、高邮和江都北部等里下河地区建立小麦“攻关方”3个以上,目标亩产700公斤;沿江地区建立小麦“攻关方”2个以上,目标亩产650公斤;丘陵地区建立小麦“攻关方”2个以上,目标亩产600公斤,为稻麦周年超高产攻关和单产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扬州力量”。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扬州“1 + 6 + N”模式成效显著,助力秋收秋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https://static.d7d7.cn/skin/c10/picture/avatar.png)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扬州:跟着扬州温泉地图 来感受冬日大自然的暖意吧!
- 2 扬州:中国田协10公里精英赛举行 3000选手竞速"七河八岛"
- 3 扬州:“宁扬1号”盾构机下线 宁扬城际扬州段将开启隧道施工
- 4 扬州:江苏扬州:打好2024“收官战” 谋好2025“开局篇”
- 5 扬州:产量是露地栽培的70倍以上 植物工厂上演种菜“黑科技”
- 6 扬州:带娃看病不用愁,夜间专家门诊+周末专病门诊来了
- 7 扬州:全市新增再担保规模136.13亿元 户数达5117户
- 8 扬州:江苏不少城市迎来下半年最冷白天 扬州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 9 扬州:扬州明年计划加装电梯50部 有加梯诉求可向社区提出申请
- 10 扬州:扬州象棋名手邀请赛开赛 16名象棋高手“弈”决胜负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Service@RuanWenDa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