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扬州大地"丰"景如画 揭秘秋粮丰收背后的"新质密码"
稻穗金黄,“丰”景如画。 丁佐春 摄
扬州网讯 (通讯员 唐建鹏 记者 丁佐春) 金秋十月,稻香四溢,扬州大地处处“丰”景如画。“这片水稻丰产方长势很好,亩产能达800公斤以上,难能可贵……”在广陵区沙头镇晨兴村,由扬州大学和广陵区共建的500亩粮食产业新质生产力工程基地水稻长势喜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在田间高兴地为参观者进行讲解。
“今年水稻播栽以来,先后经历旱涝急转、低温多雨、持续高温、台风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各类前沿农业科技加持下,全市田管措施落实到位,当前秋粮长势好于上年,有望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张洪程介绍的这一处基地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师生主导下,开展了水稻生产前沿技术研发与集成、优质新品种选育、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智能装备以及中高端稻米产业化开发等新质生产力研究与应用,成为未来扬州大地上农业新“丰”景的“样板间”。
“这个品种长相好,结实率高,穗数和穗粒数也很高,来年可以试试……”在江都区宜陵镇大陈村稻麦综合展示基地,整齐、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风中摇曳,种粮大户王卫峰向来自各县(市、区)栽培、种子、植保等条线以及种植大户代表共50余人介绍这里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今年,这里展示了水稻新品种42个,以及侧深施肥、减氮增质、杂草封闭、一次施肥等新技术、新产品20余个。”
在高邮、宝应水稻高质高效丰产方,水稻长势整齐、穗满粒多,预计产量都在800公斤/亩以上。
“水稻大面积收割工作已经启动,各地要抓好秋收秋种,在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切实提高秋播质量,建设一批高质高效丰产方,完善‘1+6+N’技术推广新模式,为粮食安全贡献扬州力量。”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书记刘绍贵说。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扬州大地"丰"景如画 揭秘秋粮丰收背后的"新质密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