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粉黛花海又开了,扬州多地可赏! "打卡"勿忘文明
通讯员 季明 扬州发布记者 崔根元
粉黛乱子草,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禾本科的植物,因其开花时粉红色的花序,如梦如幻,就像一片片粉色的云雾漂浮在绿叶之间,形成唯美的画卷,而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又因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当强,不怕水湿、不怕干旱、不怕盐碱等特点,在扬州种植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时下,正是粉黛乱子草的最佳观赏期。今年,它如约成为植物界的“网红”。
江都小纪粉黛乱子草火爆出圈
“真的是太美了,我家就住在江都小纪,我怎么不知道江都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这地方在哪里?我也要去拍。”
“哇,老兄你这拍的也太美了,太好了,小纪也有粉黛乱子草啦。”
今天,记者注意到一段名为《小纪镇粉黛乱子草》的短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被大量转发,其中一个短视频平台仅一天时间就被转发1000多次,同时还引发大量网友点赞评论,纷纷表示视频中的粉黛乱子草拍出来真的是太美了。
记者注意到,视频以航拍为主,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已经开满了粉红色的花儿,从空中府视,就像一片片粉色的云雾,在周边绿色的陪衬下如梦如幻,形成唯美画卷。从视频中,还不难看出,这些粉黛乱子草在栽种中,地貌被整理成相互平行的一道道弯曲的地垄,被粉红色的花装扮后,线条感更为清晰,层次感也格外明显,让“乱美”中,又多了几分规则之美。
短视频的作者告诉记者,这段视频拍摄于江都小纪镇金晨路,是当地一居民在自家园子里栽种的,面积很大,有几十亩地之多。因为自己是拍摄短视频爱好者,正好路过发现,就拍了一些短视频上传网络,没想到一下子就火爆出圈了,被大量网友所喜爱。
它是“入侵者”却因其独特之美成“团宠”
粉黛乱子草,是禾本目、禾本科、乱子草属植物。多年生暖季型草本,原产地在南美,是南美洲大草原上的常客。不仅个头高大,株高可达30—90厘米,宽可达60—90厘米,而且它的颜色也是季节变幻的,春夏时候以绿叶为主,到了秋天,就呈现出了我们熟悉的绿叶粉红花序的美丽景象,而冬季则会变成褐黄色的颖果和枯黄的叶片。这种变幻多端的美丽,也许正是它成为“网红草”的原因之一。
它的家族总共有120多种,主要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而我们所熟悉的粉黛乱子草,则是通过人们的筛选和培育,从众多的乱子草属植物中被驯化而来,从而成为了观赏草中的明星。
它们对温度的生态适应性,又可以分为暖季型和冷季型观赏草。冷季型的草抗寒性强,自我修复能力也不容小觑,而暖季型则具有强大的竞争和侵占力。
粉黛乱子草就是属于多年生暖季型草本。为此,粉黛乱子草在植物世界中也算是一个“入侵者”,但因为其独特的美,使其观赏价值大大增强,慢慢成为广大市民的“团宠”。
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粉黛乱子草的最佳观赏期是每年的9—11月,由于今年初秋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为此其花期向后延期了一段时间,目前刚进入最佳观赏期。此时的粉黛乱子草个头可不小,细长的绿色叶片上面,挂满了粉红色的花序,十分美丽。
记者了解到,粉黛乱子草目前在扬州被选用种植的地方也不少,其中大面积种植的有:运河三湾风景区、廖家沟公园、长兴农场、树人公园等,几亩、几十亩到上百亩不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引来大量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往拍照打卡。
长期从事绿化工作的胡先生告诉记者,粉黛乱子草根茎脆弱、易被压死。而每年进入观赏季后,又会有部分观赏人员为了能离得更近一些拍照,忽视了这一点,直接进入生长区踩踏,甚至躺在花海之中,导致被成片压倒而无法恢复,让后来的观赏者带有遗憾。为此,胡先生提醒广大观赏者,一定要文明观赏,让美驻足时间更长一些。
声明:
本文内容转载自:扬州网,原标题《扬州:粉黛花海又开了,扬州多地可赏! "打卡"勿忘文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服务邮箱:KCMEDIA@ALIYUN.COM,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 1 全城开麦!念慈菴音乐大篷车苏州站即将火热开幕
- 2 “创新之城 非凡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形象展亮相上海虹桥站
- 3 大学生团队 “木艺传承” 推动榫卯非遗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4 云南哈尼植物荧光科技赋能边疆振兴 大学生团队开创绿色产业新范式
- 5 校企协同创新,智慧物流机器人项目崭露头角
- 6 “粽”意太仓 “香”约房超 在虹桥站迎端午 遇心家
- 7 能量搭子左归丸摆得一米!金陵城内,仲景宛西制药520为爱撑腰
- 8 太仓好房 就在“房超” 520在上海虹桥站遇见幸福家
- 9 当玫瑰遇见杂技:美栖村的“在地浪漫主义“实验 ——熙攘人流见证的乡村振兴叙事,藏着都市人渴求的「慢哲学」
- 10 汤沟归来,江苏白酒市场财富”进阶”新通道已开启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人才招聘 商务合作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江苏视窗版权所有 © 2023 JS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侵删反馈:KCMEDIA@ALIYUN.COM